▲ 信阳浉河港毛尖茶山。
毛尖
一封信阳人写给全国人民的家书
在大别山的怀抱里,有一座并不算知名的小城,却有着“江南北国,北国江南”的美誉。在这里,河渠纵横,塘堰密布,明明脚下是中原黄土,眼前却演绎着温婉的梦里水乡。她三省通衢,是鄂豫皖的交界;它传承千年,缔造了独特的豫风楚韵;它秀美舒适,多年入选中国十佳宜居城市。
这座城,叫做“信阳”。
▲ 信阳浉河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山川涓秀,流水潺潺,以及独特的地理位置,成就了信阳儿女的独特气质:比南方人多了分爽朗,比北方人多了分细腻。和信阳人聊信阳,他可能会畅快地跟你谈历史,谈文化,谈美食,甚至谈到湖北,但你若让他推荐点儿特产,他一定会略带腼腆却又无比坚定的告诉你:“信阳毛尖”。
去年,在《为什么信阳没有“河南范儿”》一文中,有读者留言说“恕我直言,信阳毛尖在绿茶里天下第一”,信阳人对毛尖的依恋感引起了极大兴趣。今天,就跟着浉河港官网www.shihegang.com 一起来探探“信阳毛尖”里藏着的骄傲与深情吧~
信阳的茶好,得益于大自然的馈赠。有道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信阳的山水,为茶提供了绝佳的栖息之地。高山云雾出好茶,作为亚热带向暖温带的过渡区,雨热同季造就了蜿蜒山丘间的云生雾化,仿若仙境。凭此天时地利,自古以来,信阳都是茶叶的主要产区。
▲ 信阳毛尖。
早在以茶为饮初兴的唐朝,茶圣陆羽为了完成其历史上首部茶叶专著《茶经》,就曾亲往舒州、南下黄州,北上寿州详细考察,并最终以淮南茶光州上(古时广州即为今信阳市的潢川、固始、光山、商城等县)作为简明品定。到了北宋年间,对品茗颇有建树的苏东坡更是在信阳茶山的云雾环绕之间,由衷感慨:淮南茶,信阳第一!
信阳人对毛尖的爱,是刻在骨子里的。
如果说女人是水做的,那么信阳人一定是毛尖茶汤做的。在信阳,随时随地,都可以见到茶的踪影。信阳人很难说出茶的风雅浪漫,因为对于他们,茶就是一种如饭如水般的生活必需品。
▲一杯清茶,藏着信阳人鲜活的日常。
清晨,冲一泡毛尖,看着嫩绿在杯中慢慢由舒展到绽开,从慵懒到悠然,好似山水美景跃然于眼前,整个人也跟着从混沌中苏醒。待到茶温,含上那么一口,顷刻间口齿之间茶香泛滥,其韵却醇香浓郁。茶汤落肚,伴着喉底的滋润,舌底也泛起的阵阵回甘,于口腔之中回旋荡漾,沁人心脾。平淡无奇的寻常日子,有了这杯茶,明媚而更鲜活。
▲毛尖的诞生。
日间,一抹幽香伴着新芽的沉浮,冲去浮躁,也沉淀了安然,品的是茶,却寻得了心神的栖息,让人顿感清澈通透;缀一口茶汤,初饮虽有淡淡的苦涩,顷后却甘甜浮现,久久萦绕,落隐落现。想来浮生若茶,本就甘苦参半,滚滚红尘,有了这悠悠茶香,人静了,心也就清了。饮一杯清茶,悟百味人生。
信阳人吃饭离不开茶。都说河南人最爱到信阳寻觅美食,信阳人对自己的美食更是挚爱在心(口)。信阳人对自己是宠爱的,土罐炖菜,固始鹅块,潢川胡辣汤,商城筒鲜鱼......且不说酒桌宴席之上,就是自家人吃饭,都喜欢炒上几个小菜。
▲从瓦罐中取出来的焖罐肉,和萝卜一起炖煮,是信阳人最常见的午餐。
可以说,在吃喝上,信阳人绝不将就。但美食虽好,咸辣肉荤吃的多了总是觉得少了份熨帖,这个时候,毛尖就闪亮出场了:一杯解油腻,二杯喉吻润,三杯......,这个时候恐怕只有茶仙卢仝最能理解信阳人民的心情了:
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信阳人的生活是悠闲的,但最惬意的莫过于街头三五围坐的老伯。下棋或是打牌,亲自下场或是闲谈围观,每个人的手里少不了一个玻璃杯,玻璃杯里泡着的是信阳最有滋味的毛尖。
▲ 玻璃杯中的人间烟火。
出家门前一撮茶放入杯中,冲上水盖上盖子,一走一晃,热气直往上涌,慢慢在杯壁上凝成了水珠。与老友们谈笑风生,棋牌冲杀之际,偶尔想起来,便缓缓地打开盖子,顿时茶香上涌。徐徐地的吹吹热气,慢悠悠的喝上一口,苦涩与甘甜在口舌间交织,余韵与回味在齿喉间弥漫,整个人顿觉神定而气闲,再看棋牌,似能再战五百回。待到茶淡了,茶凉了,回家的钟点儿也就到了。
老友们也有较劲儿的时候,有如宋代士大夫们的“斗茶”。说我的棋艺不好可以,说我的茶不好?不行!一个满怀欣喜的呼喊同伴炫耀自己的新芽壮朗,对方却故意不解风情的让自己细细的嗅一嗅茶香。本来是一片安详,转眼就变成了面红耳赤,我的茶才是最好的茶呢!回家的路上,一个暗暗的寻思,我是不是也该去趟茶山了?另一个在心理愤愤不平:怎么我的儿女就不给我带个好茶呢?
▲毛尖的甘冽,在冲泡时就已经体会。
“待客奉毛尖,礼以茶为先”是信阳人的一种信仰。如果你去信阳人家做客,放心,最好的茶一定在你的杯子里。信阳人是体贴的:一杯温暖的毛尖,让人卸去舟车劳顿,轻松舒坦;一撮新绿嫩芽,满怀敬意却不做作,随意却不失诚意;一抹沁人心脾的茶香,是时候打开心扉,天南海北,海阔天空;一杯鲜亮的茶汤,鲜爽甘活的清新,让人回味盘旋。在信阳人家做客,因为一杯茶,每一次到访都变成了一次鲜活犒劳身心的体验,让人如沐春风。
▲冲去浮躁,沉淀安然。
至于冲泡毛尖,信阳人实在没有太多的讲究,不过就是有茶有水就有茶水。但毛尖,在信阳人眼里,却是一种习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离开了就想,没有就会念的生活资料。总之,一句话,有毛尖茶,这一天过的就舒服!
“火前嫩,火后老,惟有骑火品最好。”早在乾隆年间,品春茗就成了每年春暖花开时节不可错过的珍贵体验。朋友圈就如同宋人的“斗茶”一般开始陆续有人晒出当年的新茶,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安吉白茶、太平猴魁、黄山毛峰......一杯清茶,装下的却是一个春天。
▲肥厚多毫的信阳毛尖。
信阳毛尖也不例外。每年清明的前几天,当茶山上绵延的山丘渐绿,当空气中的湿润散发着清香,信阳毛尖的采茶季到了。采茶有时,茶不等人。明前的头采茶,取自萌发的新芽,一芽一叶,不能多采,亦不能漏采。漫山遍野的茶树,采茶女们从早到晚,每天要弯腰上万次,才能每日摘得几斤芽。温茶回来,还要再经炒茶杀青整形,一杯清茶,背后凝聚着信阳人的淳朴辛劳和对大山的仰望。对于信阳人,毛尖不仅仅是茶,更是一份寄托与希望。
明前采摘的信阳毛尖,经历了新春雨雪,和采摘加工时的珍爱呵护,不仅带着强烈的草木清香,更是有着丝丝的清甜。或许正是这种独特的清新,才让信阳毛尖在1915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得金质奖,让世界瞩目。而同获此类殊荣的,是贵州的茅台。
毛尖是信阳人的心头好,是捧在手中,含在嘴里的至宝。而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每一次当地人对于信阳毛尖的推荐,都是发自内心的真挚分享,以期更多人能够了解他们简单的幸福。
毛尖就是信阳人的一番情,你感受到了么?
▲ 在大别山上远眺。
阿里云亲选的这款明前信阳毛尖雪芽,产地浉河港正是陆羽《茶经》中所录的茶山位于海拔700-800米的大别山之顶,云雾飘渺,空气清新。在信阳浉河港茶叶产区,有“东山茶”和“西山茶”的说法,信阳毛尖雪芽属于东山茶,坚持传统制茶标准,做出来的茶,相对西山茶“小浑淡”的鲜爽,是“大清浓”的醇厚,追求茶的内质滋味。
▲ 冲一杯毛尖,细嗅草木芬芳。
自古高山出好茶,雪芽,即每年初春最后一场雪后采摘,因此而得名。不仅肥厚多毫,滋味也更加清醇,属于信阳毛尖中的上品。一起泡一杯信阳毛尖,和阿里云茶人一起卸掉沉闷,忘记纷杂,感受春风十里,细嗅草木芬香。
望着杯中的茶汤如画,感受口中的余韵回甘,此时想起了林语堂先生说:“ 只要有一壶茶,中国人到哪儿都是快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