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喝信阳毛尖,过于追早
每年的春茶季,很多地方的茶农、茶商们都在完美践行着一句话——时间就是金钱。
经过大半年漫长的等待,茶友们都翘首以盼着能早点尝上一口鲜,这个时候,能早一步上市,便是物以稀为贵;
另一方面,气候的影响,早生种、特早生茶树品种的广泛种植,也在客观上使得很多绿茶的开采时间越来越提前。比如今年,甚至在冬至前后,四川、贵州等地就已经有个别茶园开始零星采茶了~~~
说回到信阳毛尖。
作为故乡在北方的茶,再“特早生种”也是急不来的,毕竟地理位置摆在那里。
纵然是低山茶园、大白等引进品种,一般也要进入三月后才能很好的萌芽和生长。
而更好喝的大山茶,地道的本地旱种茶树制作的信阳毛尖,临近清明的前一周能达到采摘标准就可算是天公作美了。
所以,那些你早早便能收入囊中的所谓“信阳毛尖茶”,来路不妨存疑。
为什么?
传统信阳毛尖的制作工序,传说有24道之多,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工序都简化或省略了,但仍然保留着一套完备的工艺流程。
但是近些年来,随着机械化发展、需求量增加和对市场“追早”的呼应,能真正秉持匠心制茶的人已越来越少,制作工序的省略渐成常态。
比如,传统信阳毛尖制作的最后一道工序——炭焙。
刚制作好的信阳毛尖茶含水率高,容易吸潮,茶味易变青涩,经木炭初烘、复烘后,水气散发,茶叶的香气提升、滋味更加甘甜醇顺,汤色清亮喜人,也更耐存放。
对品质这么有利的工序,为什么会被省略呢?
原因也很简单:传统炭焙耗时间、费人工,且增加损耗。为了追求产量,追求上市早,追求利润高,市场上很多信阳毛尖茶都渐次省掉了这一关键工序。
所以我们常说,好茶是要等的,太心急,难喝到。
※ 喝信阳毛尖,芽越小越好
独芽、米芽、小芽、中芽......
清明前,在黑龙潭茶区采制今年的信阳毛尖的时候,小编简直要被这些概念念昏了头。
为了迎合市场上某些喝茶喝跑偏了的人,茶农们想必也是绞尽了脑汁,不断创立或者被灌输进更多的新名词来定义茶叶的等级。
采摘标准变了,不再是传统的一芽一二叶,而是以纯芽头为贵;
对当地旱茶的品种优势视而不见,管它是川茶种、大白茶种,只要芽头肥壮好看;
没有最嫩,只有更嫩。
于是,传统信阳毛尖引以为傲的兰花香不见了,果甜香不见了,浓醇清凉的滋味不见了,清明的汤色不见了。
取而代之的,是令人不快的青草气,三道可能就没味儿了的寡淡口感,和“浑不拉几”的茶汤颜色。。
※ 信阳毛尖要多投茶,不然没味。
每年春天,来到信阳毛尖茶区的人,除了茶商一样驻守着选茶、做茶的,还有很多来这里出游、或兼买点茶叶自饮或送人的观光客。
仔细观察你会发现,观光买茶的人,大部分都具备一个典型特征:
小伙伴总结为----人手一个保温杯,茶叶一撂就半杯。
抛却极少数人贪占便宜的小心思(进门都是客,招待茶叶都是免费的),小编听到的更多理由是:少了没味儿!
其实,和明前西湖龙井、碧螺春等名优绿茶一样,正宗的高品质信阳毛尖,每次的投茶量并不需要太多。
按1:50的比例,一般的玻璃杯,投茶2-3克即可。
这样泡出来的毛尖茶,滋味浓而不苦,花香清新。
而那些必须放很多量才能喝出来一点点感觉的,如果不是常年惯饮浓茶的,便是茶叶的品质因素了。(仍然建议:喝好茶,淡饮茶。)
※ 冲泡后汤浑,是好品质信阳毛尖的特征
(此处讨论的“汤浑”,特指信阳毛尖市场上一定范围内流行的“小浑淡”之说。)
美好的事物,总要先有个美好的观感。
和几个朋友聊起信阳毛尖,大家一致评出了其惹人反感的话术之最----“小浑淡”。
连续多年制作核心产区传统信阳毛尖的人知道,品鉴过正宗传统工艺高品质信阳毛尖的茶友们也一定知道:
----清亮的汤色,才是毛尖茶的常态。
而信阳毛尖的“浑汤”,是大有原因可追的。
在纯粹“逐利”经营理念的推波助澜下,不管是采摘追嫩、杀青揉捻时求轻、炭焙工序省略或打折扣,都责不可推。
说到底,“小浑淡”的歪理不过是“源头—市场”这个链条上互相倒推的产物。
明净清亮,纯一无杂的汤色,永远是衡量一款优质绿茶的必要条件。
不同级别的信阳毛尖茶,汤色有一定的差异,但有一个共同的原则:一定不能浑浊、灰暗,以清澈明亮为佳。
(补充:冲泡不当也易导致信阳毛尖的茶汤不够清亮。可以用纯净水、中投法,注水时不直冲茶叶,不过猛、过快,汤色效果更好。)
800.00元3600.00元
※ 趁“鲜”喝,放放就不好了
只能说,品质不高的信阳毛尖,真的是这样:毕竟趁“新”,茶味相对是最足的。
但是原料好、工艺到位、炭焙干燥足够的,比如浉河港官网www.shihegang.com 每年精心采制、推荐给友们的信阳毛尖茶。
尝鲜后,再略放一放,没(yi)准(ding)会更好喝呢,因为我们和茶友们多年共同见证过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