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毛尖是全国十大名茶之一,而我的家乡就是信阳毛尖的正宗产地。
小时候,毛尖茶留给我的印象,是白天与母亲、姐姐一起上山采茶时的说笑,是晚上父亲、哥哥炒茶时的辛劳,还有乡亲们卖掉茶叶数钞票时的微笑。
长大后,我知道,茶叶里沉淀了太多茶农的心血和汗水,掺杂了太多茶商的奸诈和虚伪,浸淫了太多茶客的闲情和品位。
以前,我们那里几乎家家种茶,自己采摘自己炒制。我初到洛阳,需要求人办事、答谢亲友时,往往给人家一点毛尖茶,可那时有些洛阳人还没有喝茶的习惯,自然不识货,以为我这样打发他们太小气,哪里知道毛尖茶的价值。
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茶叶日渐受到洛阳人的关注。每每提及我的家乡,就有人直言不讳:“把你们家乡的正宗毛尖茶拿出来让俺尝尝呗!”有的甚至要求我带他们去体验采茶、品尝好茶。我只是笑笑而已,不敢太当真,因为曾有深刻教训。
我曾带过几个朋友到家乡体验茶乡生活,他们吃完农家菜,就品起毛尖茶,连声夸赞,临走时大包小包带着茶,还说要再来。如此“体验”几次,我苦不堪言,因为一斤上好的毛尖茶,少则三五百元,多则上千元,一两斤还好说,多了我们就承受不起,一大家子人还要靠卖茶的收入过日子呢!
一旦不再带他们去“体验”,他们也就嫌我小气,慢慢地和我疏远了。
所以说,像品茶这样的雅事,还是“酒逢知己,茶遇知音”,细酌慢饮为妙,瞎起哄、凑热闹不仅有违茶道,弄不好也会伤和气。如今,我喜欢在闲暇时沏一杯毛尖茶,看那叶片在杯中上下舞动,茶水的蒸气袅袅升腾,让我仿佛回到家乡,心渐渐沉静下来。
品茶,很多时候是有闲有钱人的事,需要静、净、敬。在洛阳赏牡丹则不同,4月花事正盛时,人们往往呼朋唤友,在人山人海里穿梭,看花也看人,图个热闹。这正符合牡丹的性格——热情奔放、富贵吉祥,当然是人气越旺越好。
牡丹之于洛阳人,就像毛尖之于信阳人,是让人骄傲的家乡特产,也会带来烦恼。带朋友到信阳体验采茶固然成本很高,带家乡人赏牡丹也不轻松。几处著名景点和几大公园逛下来,再品尝洛阳水席,送一些洛阳特产,算一算,人均消费上千元。要是每年接待十几个客人,那花费就不是个小数目,谁不心疼自己的腰包啊!
当然,这样想太俗气,该花的钱还得花。我只是想借此说明,信阳毛尖与洛阳牡丹对于两地居民的影响和意义。
从品茶的静到赏花的闹,我在久处洛阳城的岁月中完成了这样的审美转折。这并不意味着非此即彼,而是兼容并蓄。在家品茶,在外赏花;静处品茗,闹中看花;独处呷茶,邀友瞧花,并不矛盾。
如今,福建红茶与洛阳牡丹联姻了,生下的“孩子”叫牡丹红茶。
我也要在心中培育这样的跨界产品,使豫南的茶精灵和豫西的花仙子在我的精神花园里开出更美的花朵。
更多有关信阳毛尖、信阳毛尖茶的资讯请关注:http://www.shiheg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