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信阳毛尖因为采摘“小”,汤色“浑”,滋味“淡”,被戏称为:“小浑淡”,这个绰号表现了业界对单芽采制信阳毛尖的无奈和挽惜。正是信阳毛尖越采越小,成了“五无”产品,即:无营养、无汤色、无滋味、无香气、无产量,这种现象造成的直接后果是销量下滑。在郑州茶叶销售市场我们也了解到,2000年前后,郑州主要销售信阳毛尖,占近70%的份额,目前占比40%左右。
“信阳毛尖”从一九八二年河南省供销社制定信阳毛尖地方标准至今的几个地方标准,最高标准也是一芽一叶初展,没有哪个标准是采单芽的。从九十年代开始, “信阳毛尖”工艺上越采越小,一头扎进了死胡同,越陷越深,让信阳整个业界,包括企业很迷茫,也很痛苦。
2008年后,信阳毛尖最高标准改为一芽一叶初展或单芽,增加了“单芽”,使其“合法化”.
只要是 “小” 的就是好的吗?是不是越“小”越好?
基本的农作物常识告诉我们,“芽”刚刚萌生,正在生长中,其内含物质尚未形成,营养物质也在生长中,为生长不完全芽叶,没有形成汤色表现和滋味构成。此时采摘冲泡,观其茶汤是清薄的,品其茶汤也较清涩的。
从专业角度看,茶汤的色泽成份主要是色素、多酚类、纤维素、果胶等,而嫩度低的鲜叶内含物质少而单调,主要是水溶性果胶等物质,其它构成茶汤色泽的成份正在生成中,因此茶汤浅亮浅薄。绿茶茶汤的香气成份是鲜叶中原有的,在加工过程中形成的香气在信阳毛尖中较少。如蛋白质水解为氨基酸后,可与儿茶素氧化后产生邻醌作用形成果香。该物质在芽中没有生成或只为少量生成,因此茶汤香气很不饱满,只是表现出青涩的鲜嫩香。
有实验为证:用单芽、一芽一叶至一芽五叶对比:成品茶汤色、香气、滋味以及营养物质,以一芽二三叶最好。而且最高档的西湖龙井就来自一芽一叶, 铁观音则一芽三四叶。
如此一味的追求“小”只有两种结果:
1、品质降低,价格下滑。正宗西湖产区一芽一叶的西湖龙井,每市斤的售价三、四千元时,纯芽制作的信阳毛尖还只能望着千元大关兴叹!
2、亩产降低,人工上升。云南产区亩产九十斤左右,而信阳产区的亩产只有五十斤左右。并且由于加大了采摘时的人员的投入,成本大大增加的同时伴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大大降低。
茶叶生产者、茶叶消费者、茶叶专家是三角关系,目前缺失了专家的声音。如何汇集茶叶生产者、茶叶消费者、茶叶专家的合力,引导信阳毛尖走出了“采小”这一死胡同,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应当大力宣传普及茶知识,教育指导茶企业按标准工艺制作。可从茶叶的各种评奖开始,要求按一芽一叶至一芽二、三叶提供茶样,政府接待用一芽一叶至一芽二、三叶为标准茶等,主导和指导茶叶发展。
更多有关信阳毛尖、信阳毛尖茶的资讯请关注:http://www.shiheg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