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你也曾称它为“小混蛋”
简介
信阳毛尖是我国十大茗茶之一,又叫“豫毛峰”河南省著名特产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可谓是“高山云雾出好茶”入口微苦、口感顺滑、回甘持久、满口留香,

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也是世界最早发现茶与饮茶的国家,茶的传播与政治、经济、文化、交通、气候密切相关。东周时期,我国的政治经济中心在河南。当时,茶在河南传播,并在具有生态优势的信阳一带生根发展(今浉河区、平桥区一带)。公元760—780年间,茶圣陆羽编写的世界第一部茶书《茶经》北宋时节苏东坡谓:“淮南茶信阳第一。”西南山农家种茶者多本山茶,色味香俱美,品不在浙闽以下。宋朝,全国有十三个卖茶山场,信阳的光州(潢川)、子安(固始)、商城分别为其中之一。清朝时,信阳已发展有6个产茶县,即信阳、罗山、光山、固始、商城、潢川(时名光州)。1987年,考古学家在信阳固始县出土的古墓中发掘有茶叶。民国时期,茶叶生产继清朝之后,又得到大力发展,名茶生产技术日渐完善。
茶圣陆羽将中国茶叶分为八大产区,在其所著《茶经》中记载:“淮南茶,光州上,义阳郡、舒州(今安徽舒城)次,寿州下,蕲州(今湖北蕲春)、黄州(今湖北黄冈)又下。”唐代八大茶区之一的淮南茶区,光州所产的茶最好。在古时淮南茶区包括七个州郡,即光州、义阳郡、舒州、寿州、蕲州、黄州、扬州。光州是七州郡之一,也是产茶最好的一个州。当时的州府就设在潢川。
2008年12月28日发布,2009年6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22737—2008《地理标志产品 信阳毛尖茶》不是每一杯毛尖都叫“豫毛尖”,就像不是所有的牛奶都叫特仑苏!
信阳毛尖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信阳市行政区域所辖两区八县:浉河区
、平桥区。
传统信阳毛尖茶产区位于信阳市以西的浉河区、平桥区和罗山县。尤以五云山、两潭、一寨、一寺、一山最为著名。
现今信阳毛尖茶已经推广至信阳市所有辖区(县),位于信阳市东边的潢川县、光山县、新县、固始县、商城县(合称东五县),息县和淮滨县几乎不产茶。清乾隆年间有人道:“云去青山空,云来青山白;白云只在山,长伴山中客。”

“黑龙潭”和“白龙潭”豫南第一泉,景色奇丽,诗人赞曰:“立马层崖下,凌空瀑布泉。溅花飞雾雪,暄石向晴天。直讶银河泻,遥疑玉洞开”。信阳市辖行政区域范围内的自然环境条件下,采自当地传统的茶树品种或适宜的茶树良种进行繁育、栽培的茶树的幼嫩芽叶,经独特的工艺加工而成,具有特定品质的条形绿茶。
信阳地属亚热带向暖温带过度气候类型,季节气候明显,又兼有山地气候特点。光照充足,雨量丰沛,气候温暖湿润。年均降水量900 mm~1400 mm,空气湿润,相对湿度年均77%。信阳市地处大别山西段北坡和桐柏山区的东段北坡,北纬31.38°~32.45°,东经113.75°~115.92°的区域。地势南高北低,是以山地、丘陵为主的地貌特征。茶园主要分布于缓坡、土层深厚、易耕作的丘陵山地。
信阳的毛尖以原料细嫩、制工精巧、形美、香高、味长而闻名。茶,通常是指从一棵茶树上采摘的鲜叶,经过加工制作成饮品,属于无酒精健康品饮料。
1. 在高山上土石砾较多,土壤通透性好,随着山高海拔的升高气温相对下降,云雾缭绕以慢射光为主,非常有利于氨基酸物质的形成,氨基酸主要带来甜醇和鲜爽。2. 由于地形气候的影响,昼夜温差大,光照时间长,糖的代谢作用较弱,多糖类的纤维素、半纤维素不易形成,而有利于氨基酸和芳香油的形成和积累。3. 随着高山海拔的升高,气温就会下降,茶中的茶多酚类物质随之减少,茶叶中的浓涩味也会减轻;糖类和鲜爽类的物质增多,汤的粘稠度的物质含量高,使得茶味更加醇厚甘冽,这种茶叶是品质也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