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毛尖的名称演变
唐代:形状为饼,称之“大模茶”。唐《食货志》载:“贞元江淮茶为大模”。
宋代:散茶开始出现,信阳茶又称为“片茶”、“散茶”。宋《食货志》载:“茶有两类,曰片茶,曰散茶……散茶出淮南归州。”
明代:朱元璋禁制饼茶,散茶代替了饼茶,信阳的散茶又被叫做 “芽茶”和“叶茶”。
清代:引进“龙井”和“瓜片”的工艺,形成信阳毛尖的最初制作技术。“毛尖”一词开始出现,人们把产于信阳的毛尖称为“本山毛尖”或“毛尖”,又根据采制季节、形态等不同特点,叫作针尖、贡针、白毫、跑山尖等等。
民国:车云茶社茶工吴彦远不断改进炒制工艺,茶条呈现细、紧、圆、直特征,人们称之为“理条”,或“抓条”、“甩条”。
建国初期:茶叶炒制不断精细化,色泽更加鲜、绿、光、润,建国初正式称之为“信阳毛尖”。